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的美国党“大而美”法案正式生效,当地时间7月5日,成立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将成立一个独立于共和、第条道路民主两党的美国党新政党——“美国党”。
此前,成立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多次提出“美国党”有关设想,第条道路如: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美国党中间选民”;明年将参加2026年中期选举;初期将聚焦2到3个参议院席位以及8到10个众议院席位,成为美国国会的成立“关键少数”等。
在“美国党”宣布成立的第条道路第二天,特朗普公开回应称,美国党美国一直是成立两党制,“第三党从来都行不通”,第条道路马斯克成立“美国党”“太荒谬”。美国党
“美国党”究竟是成立怎么一回事?是否能冲击美国既有的两党制格局?对此,央视网记者对话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海潮,第条道路进行全面解读。
记者:如何理解马斯克宣称成立“美国党”?动机是什么?
刘海潮:目前来看,马斯克宣称成立“美国党”的直接原因是,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取消了电动汽车补贴,重创了特斯拉(Tesla)利益。但从公开资料分析,马斯克这一政治举动早有迹可循。
从政治理念来看,马斯克在支持新能源、科技增长等方面,本身与共和党主张并不一致,反而与民主党有很多共同点。但在拜登政府时期,马斯克因受冷落、家庭成员变故等“个人恩怨”,对民主党特别反感。因此在特朗普竞选时,马斯克前后花了2.59亿美元支持共和党团队,这也让特朗普很意外。随着特朗普上任后全球加征关税损害马斯克的企业全球化布局,马斯克频繁干预行政也让特朗普不满,双方关系渐行渐远,最终马斯克于5月31日正式离职,双方矛盾进入公开化。
马斯克在离职一周内(6月5日)就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投票称要建立新政党,在7月4日的网络投票中得到超81万网民的支持,此时成立新政党也是顺势而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马斯克称要举办“美国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但怎么办、何时办,包括“美国党”的相关工作如何启动,都还不得而知,美国媒体评论也指出,“美国党”能走到哪一步还不清楚。
记者:如果马斯克真的成立“美国党”,实践中会面临哪些难题?
刘海潮:美国政坛上除了两大党外还有很多第三党派,比如被美国媒体称为“第三大党”的自由党,从1971年成立后有65万注册选民、200多名党员担任公职,实际上是比较成熟的,其资金规模一年有100万美元到300万美元。因此,马斯克如果要成立新政党,从预算上是没问题的。但是,在美国想“走第三条道路”很难实现。
首先会面临法律程序难题。在美国新建政党,先要在州的层面,即在50个州分别注册,由于各州之间规定差异大,多数州需征集选民签名(数量各州自定),比如加州需吸纳全州0.33%选民(约13万人)或提交110万份有效签名。但有的州需选民选票,注册条件严格,比如阿肯色州要求政党在上次州选举中获至少3%选票,而州选举四年一次,此前“自由党”在阿肯色州完成注册就耗时近20年;州的层面完成后,才能进入到所谓的联邦程序,需要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建党申请,并满足至少12个州的选票准入条件;通过审核后,这个党才能推举候选人参与联邦层级选举。这里面每个程序都很复杂,需要数年时间,绝对不可能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完成。
其次是制度障碍。美国是两党制国家,几乎所有法律都会优先两大党,即便建立了第三党,在选举中胜出的机会也不多。因为根据“单一选区”和“赢者通吃”的规则,每个选区只有一个获胜者,小党即便有选民支持,但在大选时很难获得选举人票。比如1992年的独立候选人佩罗,拿到了近19%的普选票,但在最终大选时选举人票却只有0张;特朗普曾经考虑成立名为“爱国者党”的第三政党的想法,后来也是不了了之。
“美国党”自身也处在“内忧外患”的境地。
对内,“美国党”政党基础薄弱。其选民画像并不像共和党、民主党那样清晰,没有深入到基层和现实的选民基础。
对外,“美国党”面临的政治环境很严峻。作为政党,其最关键的政策理念、主张目前来看都比较模糊,既反对特朗普又与民主党理念部分重叠,会导致部分支持者被民主党吸收,不少美国评论家指出,马斯克实际拥有的政策主张空间不大。近期,特朗普称要成立“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专门针对并抵制马斯克,这个新政党能不能抵挡住共和党的施压,也是未知数。
此外,马斯克此前在政府效率部的种种动作,比如大量裁撤政府部门和公务员、质疑部分国会议员收入状况等,也得罪了不少美国政坛成员,在筹备“美国党”或后续选举时会不会被办事人员制约,也不得而知。
记者:您觉得马斯克的资本作用力能否转化为政治作用力?
刘海潮:马斯克在特朗普就任之前,本身就有很大的政治作用力,比如通过火箭发射订单、星链系统的低成本通信,不仅给军方省了很多钱,也在乌克兰战场上有所贡献,跟美国军方有很深的合作关系;加上本身就是富豪,也有名人效应。
不过,马斯克自身也面临很多瓶颈。比如美国法律规定,个人可以随意资助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但不能直接资助一个政党,意味着马斯克的巨额财富难以直接用于政党活动,“有钱捐不出去”;其次他出生于南非,2002年后才有美国公民身份,在法律层面上无法直接参选总统(违反美国宪法第二条)。如果成立新政党,他与新政党是什么关系,是否要推出新代表人物参选、会有哪些核心精英,这些目前马斯克尚未公布。
对此有美国评论家指出,个人光环没有帮助,不要在新政党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建议马斯克走“捷径”,比如和其他政党合作。目前有些中间党向他抛出橄榄枝,民主党观望态度明显,他本人也没表态,还有待后续观察。
记者:除了政治上的瓶颈,马斯克在其他方面存在哪些困难?
刘海潮:马斯克毕竟是企业家,成立政党就是为了商业利益。这半年特斯拉股价频繁波动,特斯拉董事会也对他表达了反感和不满,更关键的是产业受损。
对马斯克来说,资产受损导致政坛作用力下降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损害其商业利益。比如他在南美的合作企业,一旦他失去美国政府支持,可能被智利政府收回国有,他的原材料以及整个供应链就会受作用。而特朗普的“大而美”政策将取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又以取消政府订单等手段威胁,让马斯克的处境更艰难。
记者:“美国党”后续可能会有哪些进展?
刘海潮:“美国党”目前仍是纸面博弈工具,落地可能性低。马斯克的核心目标仍是保护商业利益,而非真正颠覆两党格局。因此,马斯克后续大概率还是会在社交媒体持续发布“布局”,不断测试选民基础有哪些、哪些政策有吸引力。
不过,特朗普“商人总统”色彩明显。此前马斯克承诺给共和党选举委员会的巨额资金尚未全部到账,如果马斯克政治上松口,再注资支持特朗普中期选举,特朗普改口也正常,从长远看,双方博弈情况有可能存在反转,还有待观察。
点击进入专题: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